QZ-XDJφ1000PLC单节距悬臂单绞机技术规范书
一、 机组用途:
适用各种线缆的芯线绞合和包带;
二、 工作参数:
1、适用芯线:Ф0.5mm-4.0mm
2、绞合外径:Ф20mm。
3、绞距范围:30-300mm无级调节。
4、供线盘径:Φ630
5、收线盘径:Ф1000mm。(具体尺寸配合厂方现品)
6、包带机转速:转速2500转/分。
7、成缆机稳定工作转速:600转/分。
8、成缆及包带方向:左、右“S”、“Z”可转换选择。
设备验收标准:60米/分钟线速度(1、节距大小必须满足线速度要求,如100mm节距,600转x100mm=60m线速;2、包带材质如无纺布、聚酯带等必须满足高速运转时的品质要求,不断带,不分离;3、安装场所必须是平整的一楼场地).
三、 设备组成:
1、630无轴磁粉张力放线架
2、计米架
3、眼模集合架
4、中心绕包包带机
5、成缆主机主控
四、 设备配置
A、Φ630无轴磁粉张力放线架:
u 功能:电线芯高速绞合放线使用;
u 适用线材:电子线材及小截面BV﹑RVV等;
u 给线线径范围:0.5mm-4.0mm;
u 适用线轴:Ф630mm(具体尺寸配合厂方现品)
u 张力控制:5KG磁粉离合器控制,张力从满盘到空盘实现自动跟踪;
u 线盘锁紧:气动锁紧,气缸夹紧并具有手动自锁功能;
u 升降方式:630固定盘;
u 刹车:10KG单板式电磁刹车;
u 所有顶头均做高频处理
B、中心包带部分:
u 马达功率:2.2KW。
u 包带张力:1.2KG磁粉离合器控制张力,包带张力自动跟踪。
u 变频器:三相380V 2.2KW。
u 包带制动:2.5KG单板刹车。
u 整体机架加重加固,增强稳定性;优化导带形式,确保走带顺畅;
u 配勾扳手1把。
C、成缆部分
u 主马达:15KW。
u 主变频器:15KW(电压:三相380V)。
u 刹车制动:10KG气动碟式刹车。
u 收线马达:7.5KW 6极(东元电机);变频器:7.5KW 。
u 排线:电机带动梯形丝杆通过收线箱体自身的往复运动来排线,动力1/2HP,减速比:1:10,变频器调速,同时可实现成盘快进、
u 快退功能。
u 线盘锁紧:手动锁紧;
u 线盘升降:主机升降采用电动丝杆,并采用内部斜坡下盘设计,操作便捷并节约下盘场地,为国内首创;
u 主机护罩采用全封闭形式,提升整体美观度和安全性主机底座及机架加强加固,
u 主机实际重量达11吨,大大提升运行稳定性
u 线盘尺寸:外径Ф1000*外宽750*内孔Ф100
D、气压控制回路功能
u 总气压设定;
u 总气压复位归零;
u 绞线刹车气压设定;
u 收线刹车气压设定;
E、电气主控制箱
u 本设备由PLC+触摸屏控制,从而达到高集成,高自动化,人机交换的目的。
u 绞距在规定范围内可无极设定。
u 绞向、包带方向可任意选择。
u 包带可单动也可联动,当开关置于OFF状态时即为单动,这时可单独开启并可单独设定其速度,当开关置于ON状态时即为联动,这时启动主机包带也会自动启动。
u 报警功能,当设备发生故障时,在屏幕下方会自动跳出故障发生点,报警有二种提示A、滚动报警,即为屏幕下方流动报警B、历史报警,此报警有发生时间可保存,方便维修时查看。
u 本设备具有多种保护功能,如门限、线盘到位检测、平台上升、下降到位检测、排线越位检测、断线检测等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检测装置,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u 本设备具有米数预报减速功能,当实际米数到达预报设定米数时,机器会自动缓慢减速至90转/分,当实际米数等于设定米数时,设备会自动停下,从而保证了米数的准确性,也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,避免了设备在高速运行时突然刹车对设备的损坏。
u 米数修正功能,通过此功能的设定,可使绞合后的米数更加准确。
u 夹线功能,此功能在机器停稳后自动将线夹紧,避免了更换线盘时由于放线张力的影响,使绞合后的线倒退,这样保证了包带效果及节距
u 当绕包机为磁粉张力时,还可对包带张力进行无极线性跟踪。
五、 主要品牌:
冠华&东元电机、汇川变频器、士林交流接触器、欧姆龙继电器、西门子PLC、台达人机界面
六、 线盘尺寸:
七、 设备特点及优势:
1、 差速器采用进口铝合金,轮架采用铸钢,进口NTN原装轴承,确保差速器使用寿命;
2、 悬臂采用进口铝合金,组合式,重量轻,不变形,转速高;悬臂内孔增加不锈钢过线管(过线管可更换);
3、 中心包带机增加润滑注油嘴(铜管注油),延长高速运转轴承使用寿命;
4、 主机润滑管采用铜管,外部注油,保养方便;
5、 成缆主机护罩内部采用多孔网板,内采用镶嵌消音棉,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;
6、 设备内部加装强力排风扇,有效降低设备内部温度。
7、 主机固体滑体板材下料采用德国通快激光切割,减少因气割产生的板材变形。
8、 主机装卸盘均采用电动丝杆升降系统,提升线盘装卸效率,降低升降系统的故障率;并采用内部斜坡下盘设计,节约场地和提升安全性;
9、 1000及1250收线同步带改为14M,加大收线力矩,收线更加稳定;
10、整套设备应用程序均为自主开发
八、参考图片: